很多妈妈在给宝宝选择辅食时会优先考虑进口品牌,认为进口辅食比国产辅食更安全,然而进口品牌出现不合格产品的情况并不在少数,其中不乏知名品牌。
但是,进口品牌并未因产品不合格问题给销量带来很大影响。
01
进口辅食问题频出
有数据显示:年-年,国内婴幼儿辅食市场规模从11亿元增长至60亿元,在年迈过了亿元的交易高峰;随着二胎*策的放开和中产阶级崛起,整体市场容量有望达到亿元左右。婴幼儿辅食市场庞大,现如今已经成为食品厂商争夺的热点。
国内婴幼儿辅食市场正在高速增长,但是在如此庞大的市场需求之下,婴幼儿辅食却经常出现不合格的消息。相比国内辅食品牌,进口辅食品牌出问题的也不在少数。
今年上半年,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食品不合格情况通报中,就有3批次涉及婴幼儿辅食,而且都是国外进口品牌。
5月14日,在市场监管总局关于14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中,某款辅食的总钠检出值低于产品包装标签标示值的80%。
6月3日,在市场监管总局关于17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中,北京银座华润万家好来超市销售的优格曼婴幼儿谷物钙奶营养饼干(原产国:意大利),铁、钠、维生素B1检出值低于产品包装标签标示值的80%,且铁检出值也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北京丽家丽婴婴童用品股份有限公司第三十一便利店销售的贝爱其味—藜麦水果泥(原产国:新西兰),总钠检出值低于产品包装标签标示值的80%。
不仅仅是上面这些进口品牌,像其他知名国外进口品牌,也都出现过米粉、果泥等辅食不合格的情况。
年嘉宝有5批次产品不合格,鸡肉泥、牛肉泥和火腿肉泥因未获得检验检疫准入被退货,蔬菜泥、蓝莓泥因超范围使用营养强化剂维生素C被销毁。
年,美林宝贝的苹果蓝莓泥、西梅果泥因营养成分不符合产品包装标签明示值被市场监管总局通报;亨氏旗下派乐萌南瓜胡萝卜汁、什锦蔬菜汁、青豆西葫芦汁因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叶绿素铜钠盐未准入境。
02
进口产品销量依旧领先
在今年的天猫辅食品牌终极战报中,辅食市场依旧以进口品牌为主、市场集中度较高。在销量前10的品牌中,嘉宝、小皮、亨氏三个进口品牌占据前3位置,仅有4家为国产品牌。
ECdataway数据威最新数据显示,在年Q1:嘉宝在天猫、淘宝、京东三个平台的总销售额超2亿,同比增长49.9%,增速持续强劲;小皮线上持续发力增长迅猛,同比超%;Earthsbest同比增长.6%。
年1-11月,嘉宝在天猫、京东、考拉三个平台的总销售额超过6亿,同比增长28%以上;小皮线上同比增长超50%。
年发布的《辅食营养品行业趋势报告》显示:-年欧美品牌贡献了国内辅食营养品超过一半的销售额。
根据近几年天猫、京东、淘宝等电商平台的消费数据显示:用户在双十一、期间,“Gerber嘉宝官方海外旗舰店”在跨境电商渠道的进口婴幼儿辅食类别里,销量、排名均遥遥领先,占据的市场份额也是最大的。
就拿宝妈们比较偏爱的米粉来说,在辅食市场占据着较大的市场份额,年双十一期间销售额直逼24亿元;嘉宝、亨氏、英氏、Earth’sbest、喜宝、英吉利、小皮、禧贝十大品牌成功挤进年米粉销售额前十,还是以国外进口品牌居多。
这些实际销售数据说明,国内消费者依然愿意购买进口产品。
03
监管需细化
国内其实有很多辅食品牌,比如英氏、方广、人之初、伊威、英吉利等,尤其是英氏、方广可以说是国内做的不错的辅食品牌。
英氏辅食已经涵盖清清葆、营养面、饼干、磨牙棒、肉酥、葡萄糖、米粉、米饼、溶豆、泡芙等多个品类。通过了BRC与IFS欧盟双认证,拥有10万级食品GMP车间、HACCP环境体系认证,在生产研发上坚持高标准,将溯源系统加入到了米粉中,让消费者能更放心的选择。
方广辅食包括米粉、麦粉、果泥、肉泥、肉松、鱼酥、面条、粥、磨牙食品、儿童饼干等。在年方广投资5亿元建立方广乐活有机农业基地,年“有机”成为企业重要发展目标;现在有机米粉和有机面条已逐步启用基地种植的有机大米和有机小麦,预计在未来两年内实现全部使用,从源头确保有机原料%可追溯。
国产辅食品牌虽然多,但是真正受消费者认可的并不多,还是国外进口品牌更受欢迎。很多消费者总觉得国外进口辅食在生产、管理上更安全、严格,更适合宝宝食用,实际情况却是国外进口辅食存在很多的质量问题,并不一定就比国产辅食更安全。
《母婴时代》就为什么国外进口辅食更受欢迎这一问题采访了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他解释称:因为中国的国产辅食并没有太强势品牌以及安全品牌,而国外进口辅食则依托于国外品牌作为背书,受到中国消费者青睐;但很多国外进口辅食品牌其实整体上在质量方面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国家虽然对于婴幼儿奶粉的监管很严,但是对于婴幼儿辅食这一块基本上来说没有太多的监管。
由于国内缺乏值得信赖的婴幼儿辅食品牌,进口辅食又有国外品牌的背景加持,自然受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