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爸读书笔记做孩子最好的英语学习规划师

北京白癜风手术多少钱 http://pf.39.net/bdfyy/bdfrczy/

市面上,英语启蒙的书多了起来。逸爸读过吴敏兰、汪培珽、廖彩杏和盖兆泉的书,前三者皆来自台湾的老师和妈妈,各有各的心得和方法。然而,我最推崇盖兆泉老师的《做孩子最好的英语学习规划师》,理由如下:她更加详细地阐述了家长对启蒙英语有哪些误区、错误的观念以及遇到的困难。基于这些问题,提出她自己的方案,解决家长们的痛点,非常接地气,适合国内的家长们。

本书分了六章,分别是:

英语学习,家长不可不知的“二语习得”理论

为什么中国孩子英语学不好

英语应该怎么学

中国孩子英语学习路线图

我的家教手记

答疑解惑

除了六章内容,盖兆泉老师还在附录中加入了非常实用的内容:第一,英语读物分级标准对照表;第二,儿童英语阅读推荐书单;第三,儿童常用词汇表(测测孩子的阅读水平相当于美国几年级;如何估算孩子的词汇量达到几千词)

接下来,逸爸会简要地概括一下我在书中所学到的知识和观点。篇幅原因,我不会将六章的内容全盘介绍,会选择性地挑选重要观点分享。

家长不可不知的“二语习得”理论。

盖兆泉,在第一章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人重“学得”而轻“习得”,主要是受汉字影响和应试教育影响。那么,什么是“学得”,什么又是“习得”呢?

“学得”,是有意识地学习和研究一种语言,比如中国传统的英语教学法——注重语言形式,学教材、学语法、背单词,就是典型的“学得”。

是否觉得非常熟悉,因为我们几乎每一个家长在学生时代都是在这样教学方法中学习英语的。

“习得”,英语是“acquisition”,指通过大量接触和使用,潜移默化地学会一种语言。这个不难理解,我们每个中国孩子学会听懂汉语,和会用汉语表达,就是一个“习得”汉语的过程。

然而,就是因为这个习得汉语的过程太自然,自然到被家长们忽视了。很多家长认为,这算不上是学习。其实,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大脑的发展和发育存在巨大的变化,孩子在语言能力上每天都有惊人的进步。

那么,汉字是如何影响我们的教学观念的呢?由于汉语是象形文字,所以认识字是学习的第一步,在很多中国人理念里,“识文断字”才是真正的学习的起步,不学习“认字”,怎么能算得上学习呢?

因此,用同样的理念放在学习英语上,那就起不到积极的效果了。原因很简单:英语是拼音文字,“音”的习得是不可或缺的第一步,“字”只不过是对“音”的记录罢了。通俗地说,当你拼写英语单词时,是通过你记住这个单词的几个“音”,对应的字母,组合而成的。而汉字呢?光记住音是不足以让你写下一个汉字的,靠的是“图像记忆”。

了解了“学得”和“习得”的区别后,家长会明白,孩子学习英语最好的方法是“习得”。“习得”最主要的特点之一就是:无意识地吸收。孩子在语言环境下无意识地吸收,像学习汉语一样。那么,提供这样自然的英语环境,就是家长需要做的了。盖兆泉老师指出,自然的环境有如下四个特点:1.真实语境;2.交际需要;3.大量接触.4.交流互动。

举例:有英语口语能力的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用英语与孩子对话;找机会让孩子与外国友人对话;上外教课;看原汁原味的英语电影和动画片;听英语故事或歌曲;自由阅读英语书籍;大量听读,没有学习任务,没有考核任务等。

总之,家长如果想让孩子“习得”英语,就要想尽办法创造英语小环境,把孩子“浸泡”在其中。当然,有三个思维方法很重要:第一,“听、说、读、写”的顺序千万不能颠倒。第二,遵循“可理解性输入”;第三,尊重沉默期。

“听、说、读、写”,是习得任何一门语言的客观规律,不容置疑,不容颠覆。因此,孩子在“习得”英语的初期,必须接受大量的“听”,没有一定量的“听”,接下去任何动作,都有可能潜入“拔苗助长”的恶性循环。再具体的说,不要让3-5岁的孩子学阅读,更不要让他们学写字母,甚至26个字母不认识也没关系。这个重要的顺序,家长也可以拿来检测学校和机构的英语教学水平,但凡违背其规律的,家长需要在做选择时三思。

那么,遵循“可理解性输入”,如何理解呢?家长可以记住“i+1”模式,i代表孩子现有的英语水平,+1就是在这基础上只加一个1,以达到“可理解”。理解这一点为什么如此重要?首先,深刻理解:学习需要循序渐进的客观规律。其次,以免轻信市面上有些打着“速成法”旗号的机构,任何短时间内把一样东西学到一定高度的方法都是不可信的。最后,能很好地理解分级阅读的重要性。

第三,是尊重沉默期。“二语习得论”认为,无论成人或儿童,在掌握外语能力的过程中,都应该有一个相当长的沉默期,一般是6个月到1年。在学习者能把大量的内容逐渐内化,达到一定思维能力和有足够的自信前,不应该开口说外语。逸爸观察到,很多家长会在孩子刚刚接触英语时,迫不及待地让孩子开口说。如此心情能够理解,因为说是输出,输出代表着一种具象的成果,家长非常愿意看到孩子进步的成果是能够理解的。但是,要懂得些大脑学习语言的规律。你总不会逼着1岁前的孩子开口说中文吧?

盖兆泉老师关于语言输入的总结非常精炼:大量和有兴趣。大量,是指几乎每天需要让孩子接触英语,比如逸爸坚持给女儿睡前读英语故事,陪看英语动画和电影等。有兴趣,是指孩子对英语的读物感兴趣,或者说书中的故事、某个人物吸引了孩子,这种情况下,孩子愿意专注在英语读物上,潜移默化地“习得”才能进行下去。

中国孩子为什么学不好英语?

关于这个问题,盖兆泉指出几大要点,应该说是比较中肯和客观的。

第一,课堂不是有效的习得环境。对于大城市及发达地区的学生来说,国家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极低。比如,我们的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小学毕业掌握-个词汇。也就是说,一个12岁的孩子,能用中文读小说了,而英语却只有母语国家学前班水平,几乎什么也不能读。因此,不能指望义务教育中的英语课程来提高孩子的英语水平,因为老师为学生提供的输入有限,教材输入也有限。更糟糕的是,传统课堂强调知识性、练习和记忆,如此有效输入就变得更少。不知不觉陷入了,学英语也是为了考试而学的无聊循环中。因此,习得,主要靠家庭,家长在家要为孩子营造习得环境,提供习得所需的资源。

第二,怎样选择英语课外班?盖兆泉认为,对于大多数口语不那么出色的家长来说,课外班还是有必要。理由如下:1.口语课堂提供了一个让孩子输出的环境;2.类似自然拼读规则、语法规则、写作这些需要学习的东西,应该在班里学,老师更胜任;3.学习中有同伴很重要;4.课外班的学习通常遵循一个体系,有一定的标准和进阶规划。

第三,强调背诵到底对不对?盖兆泉认为,背诵是中国特色,在别的国家都是在语境中学习词汇和表达,没有听说要背的。我们受“八股文”影响较大,儒家思想不鼓励独立思维,凡事都引经据典。对于这些经典,最经济的做法就是背下来。以前的社会资源相对有限,也是提倡背诵的原因之一。客观地分析背诵,首先,对英语口语交际无用。有些老师和家长认为,背下一些句子,把词汇替换掉,就能活学活用了。然而,语言交流是在现实语境中发生的,短短几秒中内,大脑是不可能有时间回忆背过的句型,停顿会让交流听起来不自然。背诵,只是对写作和考试有用。

第四,英语启蒙,用绘本还是分级读物?盖兆泉的观点是:对于中国孩子,启蒙用分级阅读更科学。理由是:绘本如诗歌,分级读物如教材。前者具有欣赏性,后者具有学习性。绘本的用词随意性强,经常出现低频词汇。国外的家长和孩子当然不会在意这一点,因为英语是他们的母语,日常用语早就会了。而中国的孩子,需要更多的实用、常用词汇。逸爸基本同意这个观点,用分级阅读对中国孩子英语启蒙更加适合,但有些绘本也非常实用,所以具体情况需要家长具体分析,用心观察。

中国孩子英语学习路线图

1

盖兆泉认为,关于英语启蒙,3岁是比较合适的起点。在3岁前进行英语启蒙,对于父母的英语水平要求较高。她认为,如果方法得当,对3岁的孩子进行英语启蒙,两种语言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此外,3岁的孩子不会排斥英语,有些孩子到了5岁就开始排斥英语,因为与中文水平相差悬殊。

2

坚持10年。任何特长都得下10年功夫,大约等同于市面上经常被提到的“10万小时定律”。“习得”英语,让孩子的英语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需要坚持10年。

4

设定目标。分别为:程度目标(与美国同龄人保持同步);应试目标(11岁通过FCE考试);应用目标(英语真正成为获取知识的工具,而不只是知识本身);情感目标(无痛、有趣、乐学、享受、娱乐)

4

习得要有计划有步骤。

1.启蒙阶段:3-5岁,先听说。“文盲”阶段,英语国家的文盲也就是这个阶段了。

2.扫盲阶段:6岁,自然拼读。

3.全面发展阶段:7-9岁,阅读、拼写、语法和写作。

4.提高阶段:10-12岁,学科英语与学术英语。

那么,很多家长会问,大孩子怎么办?就没希望了吗?盖兆泉老师指出,在青春期前学外语,都有一定的优势。如果家长有心引导孩子进行“二语习得法”,从听力抓起,也可以让大孩子迎头赶上。只不过,阅读的介入可以快一些,学龄前儿童训练三年听力,大孩子可能训练半年就够了,然后进行分级阅读。比如,有个妈妈,在孩子8岁起开始英语启蒙,每天花4小时,一年后,从零起点已经可以读小说了,基本上赶上了那些从幼儿园就开始学英语的孩子。

以上就是逸爸提炼出来的一些盖兆泉关于英语启蒙的观点梳理。当然,书中还提到了很多更加详细的观点,对英语启蒙感兴趣的家长可以自

行阅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putianjk.com/afhpz/2805.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35881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