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创艺宝贝,到底学到了什么

你好!我是卡尔

第一次见面,你们不认识我

但是你们肯定见过我

你看

(肥头大耳啊呸)英俊潇洒

(呆若木鸡啊呸)风流倜傥

大家见了都爱的

小考拉——卡尔

考拉就是我

我就是卡尔

这几天,有很多家长走进创艺宝贝,

卡尔发现家长来到创艺宝贝的第一件事就是:

摸着卡尔的头,问:“你们创艺宝贝是做什么的?”

今天,卡尔就来和大家郑重的介绍一下吧~

马云在首届世界智能大会上讲过这样一句话:

“除了学习知识,我们的孩子也要学习艺术。”

我们今天的教育依然围绕数学算的快、背书背得好来体现孩子聪不聪明,反而忽略了培养想象力、好奇心是我们这些孩子们未来生存的必须的条件,如果我们孩子们丧失了创新力、创造力、好奇心,那我们人类一定会输给未来机器。

1

那学习艺术对孩子的未来真的有用吗?

美国国家教育科学院的调查,被调查者是5万多本科毕业生。其中,有一个问题是问,“什么知识最有用?”

毕业1-5年的回答是“基本技能”,毕业6-10年的认为是“基本原理”,毕业11-15年的结论是“人际关系”,而毕业16年以上的则提出“艺术最有用”。

米国的这个调查也和中国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周海宏,说的一样:如果未来一个人缺乏艺术修养,还想取得成功,Ta所遇到的困难和我们这一代没受过像样高等教育的人遇到的困难一个样。

所以,在未来机器占领的世界,唯有艺术是不能被取代的,因为机器的知识永远比人类头脑的知识多,而艺术给予人类的智慧是机器没有的。

2

孩子们从学艺术里得到什么智慧呢?

今天的教育,家长都比较现实的能看见孩子学到了什么,能给他带来好处。比如画画就是让孩子学习技法,参加比赛拿个奖品;而有的家长盲目的给孩子报很多艺术班,他不知道为什么要报,因为其他人都在报,我也要跟着报。

功利型家长:画画参加比赛获奖几率高,还有像样的作品,美术比赛成绩在中考里还加分,干嘛不学,而且有一个特长也很好。

迷茫型家长:为什么不学?你们班里全部人都在学画画,反正学画画是好处多多。

在创艺宝贝看来,家长们把考试加分作为学习艺术的目的,就如同为返券而吃饭一样,是在丢西瓜捡芝麻。而伴随着这种目的的家长都是在乎技法和画的像不像的。

作为创艺宝贝老师也是深有体会,有些许家长会问我:

老师,幼儿园里我们家宝贝画的跟其他小朋友画的不一样,幼儿园小朋友画的好形象,可是他画的看起来不像的。

我们会跟家长说:

你应该庆幸他跟画的幼儿园其他人不一样!

不用想,除了他,幼儿园可能其他小朋友都是一样的。因为让孩子(尤其8岁之前)学习技法,是一种伤仲永式的“拔苗助长”。

脑科学以及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早有表明——8岁之后的孩子才能用逻辑思维整合自己的思想,才有可能对技法和色彩能进行系统的学习。

每个孩子天生都会画画,他们用画画来表达对世界的观察和感受,好奇心和思考。如果在这个过程中用过早引入技法学习,对孩子的创造力将是一种扼杀。

我们先来看一下下面两个作品:

常见的简笔画刺猬和乌龟,成人眼里完美的作品

3岁左右孩子的刺猬和乌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他们的外形和感受

每个孩子对事物的视觉和感受都不一样,所以每个孩子的画都不会一样,艺术教育的价值就在这,没有对与错,鼓励孩子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冒险,感知世界。

画画本身的价值不是要让孩子成为画家,而是自主地表达、独立地思考、综合地解决问题。

如果用技法来替代,则会损失掉艺术教育最有价值的部分。

这也恰如美国著名教育家罗恩菲德所说

“如果孩子能够从他的美感经验获得较高的创造力,并将之应用于长大后的生活和职业,那么艺术教育的重要目标就已达成。”

作为创艺宝贝的老师,我们不否认功利型父母爱孩子的初衷,但因为不了解孩子、尤其8岁以前孩子艺术学习的本质,以及孩子脑身心的发展规律,其做法反而会事与愿违。尽管出发点不同,但结局很可能殊途同归。

因为不了解或是随大流,导致不能提供甚至破坏给孩子的支持性环境,带来的可能是想象力和创造力被扼杀的结果。

如果不清楚这一点,稀里糊涂的行为,反而不如什么都不做。

3

不过也有些家长,他们意识到,解放孩子思想的重要性,却很容易一不小心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家长们认可孩子需要被尊重,认可艺术教育可以给孩子带来想象力和创造力,但是,想象力是需要培养的,需要不断给到环境和材料支持的,而不是放手什么都不做。

否则,被这些觉醒的父母们所珍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很可能在孩子长大的那一天,消失不见。

因为创造力和想象力必须要有知识积累,如果没有可持续的引导,以及环境、材料和知识的累积,想象力不会内化成孩子的能力。

4

那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引导,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环境累积呢?

接下来,就让小卡尔带着各位家长进入到创艺宝贝的课堂再重新认识吧!

首先,我们要了解创艺宝贝的全名是:创艺宝贝美术式思维早教。

呐!重点来了,这里的美术式思维是什么?可能还有家长不知道的,我们说的美术式思维指的是多角度观察发现问题以及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

接下来看怎么体现吧!

我们每节课程都会有一个主题,课堂上我们的老师会发给大家同样的材料,拿到材料前,老师会引导孩子去通过有趣的游戏和创艺宝贝五感探索看、听、摸、闻、尝的教学理念去多角度认识材料,比如:颜色,形状,大小,味道,声音,触感,作用等等。

认识材料之后,老师再次带着孩子们通过材料与材料结合的游戏方式体验材料的性质。在游戏体验的过程中引导孩子自发通过不同的游戏去体验,这个过程孩子们的不同游戏体验感受就会对材料有不同的认识。

最后,孩子们根据自己对这些材料的不同理解,利用这些材料去完成自己的作品并且作品上的材料都有不一样的表达。

老师只是作为引导者,并不会干涉孩子们的具体创作,孩子们的每一幅作品都体现他们多角度发现问题和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

老师还会鼓励大家在所有人面前展示和讲解自己的作品,其他人都会认真倾听,并给予掌声鼓励。

所以,唯有好的艺术教育才是想象力和创意性思维的源头,在这种教育里,没有预设的标准答案,只有启发式的问题和挑战,让孩子自己去解决。

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对材料的不同游戏体验,互相之间会认识到不同体验对材料的认识也会不同,而且最后在作品上也可以看到别人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认识到看待事物可以有不同的角度,所有人的观点都值得倾听和欣赏,所有人不同的想法都可以得到尊重和支持。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除了审美,艺术教育所培养的创新思维核心,不仅是天马行空的创意和想象,更是学会创意性的思考能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

艺术教育的本质是过程教育,一个在过程艺术中培养出来的孩子,不止拥有真正的艺术素养,更呈现出一种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真正的艺术教育,是通过这个过程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好奇心、实验精神、冒险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协作沟通能力以及多元的文化意识。

回到马云说的话:你算数再好,背书再好,记忆再好,你也比不过机器。尤其是你知识再多,你也还得上网查找。人类在智慧上面,是靠体验来获得的,而知识是可以学来的。

今天就说到这吧

如果你觉得卡尔哪里说的不好

欢迎留言互动、探讨

如果你觉得卡尔说的还可以

就把它分享到朋友圈给更多人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putianjk.com/afhzz/3164.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35881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