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双11已经到来,中国消费者的强劲购买力,让世界为之震惊。今天凌晨数据显示,天猫开场11秒总交易额就超过了1亿元,2分5秒突破百亿。零点刚过半个小时,天猫就有30家品牌闯入了“亿元俱乐部”,到中午12点已有个品牌成交过亿。体验亿元的不只是天猫,其他电商平台也收获颇丰。网易考拉花了3分49秒突破亿元门槛,小米全渠道36秒支付破亿,苏宁易购4秒破亿,50秒破10亿。而根据京东的统计,电视销售额36秒破亿,空调40秒破亿,冰箱洗衣机3分钟破3亿。电商忙得不亦乐乎,配送环节也要“给力”。连夜工作的快递小哥也十分给力,物流“分钟级配送”已成为新常态。据阿里巴巴方面表示,菜鸟网络今年将协同物流行业超过万人员来保障物流运转。从11月1日大促起,京东物流仓配一体服务订单超过90%实现了当日达和次日达。为应对这一超级物流高峰,铁路部门也充分发挥高铁网络的优势,扩大“高铁极速达”范围。从今天起到11月20日的物流“黄金周”,每天将有列高铁载客动车组服务于双11物流,其中“高铁极速达”使用列,为去年同期的10倍以上。正是有了较为出色的物流系统,国内消费者才能在双11网上下单的第一时间内,及时收到货物。今天0点08分,青岛一名消费者收到了天猫直送快递员送上门的一箱矿泉水。4分钟后,上海普陀区的刘先生收到了刚刚购买的一台酒柜。不过,在近一个月里,已有百位消费者投诉热线声称不幸“中招”,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被电商平台“下了套”剁了手。为此,我们把几位亲历者的讲述记录下来,希望给正在双11期间努力“剁手”的消费者提个醒:“消费一定要理性,不要轻易上了电商的当”。陷阱一:付完定金,优惠规则起变化王女士是天猫国际官方直营店的忠实粉丝,经常购买奶粉、化妆品等进口商品。10月底,看到天猫国际有双十一预售活动,她便开始浏览“滋补保健”类商品,在“保健畅销榜”中,她一眼就看到排名第5位的“新西兰蜂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