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考拉是澳大利亚的“国宝”,它属于性格温顺的食草动物,而且相对来说,它的行动也确实比较迟缓。那么,在成为“国宝”被保护之前,考拉是靠什么活到了今天的呢?我们简单的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首先,我们简单的来了解一下考拉考拉又名树袋熊。从名字上看,树袋熊与熊貌似有些瓜葛,但其实熊是真兽亚纲下的哺乳动物,而树袋熊则是有袋亚纲下的哺乳动物,它们是同纲不同亚纲的动物,目科属更是相差甚远。所以,树袋熊与熊没有任何的关系。如果非要找点关系的话,那就是从外观上看,它像一只小熊。而且熊科动物大都是可以吃肉的杂食性动物,但是树袋熊则是一种纯正的食草动物,而且它的食物非常单一,只吃桉树叶。为了更好的吃桉树叶,树袋熊在漫长的进化路上可谓是“煞费苦心”。首先,桉树是桃金娘科下的一种植物,桉树的最大特点就是高大,而且子啊树干上很少有分叉,所以,桉树叶大都集中在树冠上。因此树袋熊想要吃到桉树叶,就必须要能爬上高高的桉树。所以,它的四肢进化出了尖利的爪子,而且前肢具5爪,从中间能够分开,这样更有利于它对树干的抓握。其次,桉树叶属于比较硬且难嚼的一种食物,所以树袋熊的门齿与臼齿之间进化出了足够的空隙,可以让舌头在进食时起到搅拌的作用。树袋熊的一生基本上都是在树上度过的,要么是在睡觉,要么是在吃桉树叶。树袋熊真的很“笨”吗?树袋熊被许多网友戏称为“国宝界的二哈”,而且还列举了多个原因,下面我们给大家总结几点:·树袋熊大脑很小,而且它的大脑皮层没有褶皱·树袋熊一天除了睡就是吃·树袋熊只吃桉树叶以上就是网络上流传的树袋熊被称为“二哈”的主要原因,关于以上三点原因,我又不一样的看法:首先是大脑褶皱首先,大脑褶皱在哺乳动物中并不常见,虽然我们人类的大脑有着诸多的褶皱,但是,大多数的哺乳动物的大脑是没有褶皱的。而人类的大脑之所以有褶皱是因为人的发育期比较长导致的。从人在母体里时,人的大脑就已经开始发育,这种发育过程要持续20年左右,在这个过程中,大脑皮层会逐渐的扩张,而且这种扩张速度超过了颅内空间的生长速度,这就造成了大脑皮层的折叠,褶皱因此而生。相对来说,更多的褶皱能够容纳更多的神经元,更多的神经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事物。但是,毕竟在所有的哺乳动物中,只有一种动物是人类,而人类正是通过这些“优异化”才站在了食物链的最顶端。所以,大多数的哺乳动物的大脑都是没有褶皱的,这只能代表它们的认知能力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不如人类,并不能成为它们“笨”的参考,其他哺乳动物如此,树袋熊也是如此。其次是“贪睡”其实,树袋熊的贪睡并不是“病”,而是由环境决定的。树袋熊大部分时间都是待在树上的,在树上活动空间比较的局限,所以树袋熊的体力消耗很低。再加上桉树叶是一种相对低级的营养物,这种食物也不能支持树袋熊“活蹦乱跳”。因此,在树上没事,除了吃不就是睡了吗?这一点也不能成为树袋熊蠢笨的参考。最后是单一的食物其实,食物专一在自然界的动物中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比如我国的“国宝”大熊猫不就是主要以竹子为食吗,而且像非洲大草原上的猎豹也主要以羚羊为食。从这些食物专一的动物身上,我们能够发现很重要的一个信息,那就是竞争。大型的动物中,吃竹子的除了大熊猫,再也找不出第二个来,在非洲大草原上,能够追的上羚羊的,除了猎豹,也几乎没有食肉动物可以(围攻和捕猎老弱病残不算)。而树袋熊也是一样,在澳大利亚,主要以桉树叶为食的也只有树袋熊。因此,食物的专一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为了减少竞争者,而且无论是哪种食物专一的动物,它们的食物保有量一定是巨大的(世界上约有多种桉树均分布在澳大利亚)。树袋熊为什么没有灭绝?一种生物的灭绝有很多的原因,除去人为因素外,食物的短缺、天敌以及物种入侵等等都是可能导致一种生物灭绝的因素。因此,要看树袋熊有没有灭绝,我们首先来看一下树袋熊有没有天敌?树袋熊的天敌澳大利亚是一种物种极容易泛滥的国家,比如穴兔,甚至是澳大利亚本土的袋鼠都能泛滥成灾。许多人说澳大利亚容易物种泛滥是因为缺乏食肉动物的威胁。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在原生环境中,树袋熊的天敌并不少,比如澳洲野犬、猫头鹰以及楔尾雕等等。澳洲野犬猎杀树袋熊的方式很简单,就是埋伏在树袋熊所在的树下,等它要换树的间隙将它猎杀,而其他两种猛禽则更简单粗暴,它们会直接用利爪让树袋熊从高高的树上摔下。除了自然天敌外,许多年老和生病的树袋熊由于体弱不能抓住树干,掉到树下摔死也是树袋熊死亡的主要原因,再加上人类的扩张,将一些公路横穿森林,造成了许多树袋熊死于车祸。因此,树袋熊的“天敌”其实并不少,除了老弱病残会从树上掉下摔死外,还有澳洲野犬等食肉动物的捕杀,再加上“车祸”,所以,真正的树袋熊的生存现状并不乐观。既然树袋熊的“天敌”如此之多,为什么它们还没有灭绝呢?从上面我们的解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树袋熊是一种高度树栖的哺乳动物,而且它们栖息的树是高大的桉树,因此,在高高的树上,自然天敌就比较的少。而且树袋熊几乎很少下树,这就让澳洲野犬无计可施了。像楔尾雕、猫头鹰等大型的猛禽,也是对树袋熊的幼崽有一定的威胁,而且这些猛禽主要是以啮齿类动物为食的,并不是树袋熊的专属天敌。其次,树袋熊的唯一食物是桉树叶,而桉树叶是一种含有毒素的树叶。正是因为这样,在澳大利亚的野生环境下,再也没有另一种动物能够吃下桉树叶。因此,与世无争,是树袋熊生存的“秘诀”。总的来说,树袋熊的栖息场所(高高的桉树)使得它的天敌很少能够猎杀到它们,吃有毒的食物让它们没有竞争者。所以,偏安一隅、与世无争的树袋熊暂时没有灭绝的危险。总结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树袋熊确实行动缓慢,而且一天到晚除了睡觉就是吃东西,但是这绝对不能成为说它“笨”的原因。相反的,正是行动缓慢让树袋熊久居高树之上,远离其他食肉动物的威胁,而睡觉时间长也减少了能量的消耗,使它不需要铤而走险的去吃一些高蛋白的物质。再加上能够吃有毒的桉树叶,因此树袋熊的进化是成功,而正是进化的成功,才让树袋熊没有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