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杀指的是在极短的时间内抢购的商品的营销工具,利用限时限量,先到先得的用户心理,刺激购买或机会消耗。本文作者针对这同一营销工具的不同场景运营,来简单谈一谈他的心得体会。
在电商APP中,类似于京东秒杀、淘宝聚划算等抢购频道被广泛运用,高流量高销售量的好数据之下,运营人员逐渐衍生除了秒杀优惠券、实物奖励等变种运营方式。
我在这几年工作中,多少也涉及了一些不同场景的秒杀:频道运营中的秒杀模块,以秒杀为噱头包装的H5活动,有些涉及交易购买,有些涉及优惠券或奖品发放。
针对这同一营销工具的不同场景运营,来简单谈一谈我的心得体会。
基本要素
秒杀:顾名思义,在极短的时间内抢购的商品的营销工具,利用限时限量,先到先得的用户心理,刺激购买或机会消耗。
对产品运营来说,就需要认识秒杀工具的一些基本要素,有利于形成系统化的观念,以下是一些基本要素归纳:
设置秒杀的时间,每条秒杀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设置秒杀的物品(商品、优惠券、奖品);设置秒杀的库存数量;设置参与秒杀的资格和次数;其他并发异常的状态处理的预备方案;(提醒设置等)。
更多其他要素可以根据业务需求的实际情况而定,这里举例比较常规的一些场景……
以“京东秒杀”和网易考拉的“限时购”为例,前端展示的内容有:时间、图片、文案、抢购价、划线价、进度。
两者都在抢购的时间设置均为上午10:00和12:00各一个时段,下午有个14:00时段的区别。做过电商运营的小伙伴应该会有一些经验,电商APP的上午的流量高峰基本集中在9:30-10:30左右,晚上20:00也会是一个流量高峰,所以在秒杀抢购的时段设置上,通常也会利用这一的流量高峰,把适合的选品设置在该时段曝光以便提高销售量。
那么如果秒杀或者抢购的物品力度相对一般的话,则时段的控制上可以富余一些,跨度时长增长,以便商品获得更多的流量,时间段控制需要根据APP实际的情况而定了。
那么接下来就一起看下,秒杀运营中的一些事项。
目的与运营事项
从目的出发,运用秒杀工具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提升交易量,直接目的是提升流量,长远目的建设栏目品牌,提升用户粘性,用户回流经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