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袋熊的方形便便,手里的巧克力突然就不

今天的话题可能有点“味道”,因为我们要聊聊一种萌物的便便。提到袋熊,很多人第一时间都会想起从年底烧到年的那场澳洲大火。

在熊熊大火中,袋熊将自己辛辛苦苦挖出的地洞家园分享给其他小动物,并且带它们到安全的地方避难,被人们认为是“救命英雄”。

其实,袋熊很早就“小有威名”,不过它们走红的原因却有些奇葩——与众不同的方形便便。

看到袋熊的方形便便,手里的巧克力突然就不香了

袋熊是3种动物的通称,包括昆士兰毛吻袋熊、南澳毛吻袋熊和塔斯马尼亚袋熊,它们有着毛茸茸的灰褐色皮毛和圆溜溜的乌黑眼睛,胖乎乎的身躯萌态十足。

从外表上看,袋熊像一只小小的熊,但也称不上“迷你”。它们身长约有1米,体重可以达到35公斤,体型比考拉还要短粗一些。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袋熊的个性了。它们跟考拉是近亲,不仅长得萌萌哒,也十分地慵懒、不好动,是纯食草动物。

问题来了,为什么“吃素的”比“吃肉的”还胖呢?原来,袋熊有着非常高的能量吸收率,每吃一段饭它们都要消化将近2周,充分吸收食物里的营养。

此外,它们自然代谢缓慢,并且不爱运动,虽然是食草动物,但是能囤积起脂肪。当然,这些脂肪的作用不仅仅是让袋熊看上去更可爱,还可以让它们少损失一些热量,并帮助它们度过食物匮乏的季节。

跟生活在树上的考拉不一样,袋熊习惯穴居生活,它们有着强大的挖洞本领,一般来说洞穴的纵深能达到10米、宽60厘米。

它们在洞穴最深处居住,白天睡觉、晚上活动。也许是为了睡得更加舒适,洞穴里往往会铺上草、树皮。

虽然可爱慵懒、看上去没有什么杀伤力,但袋熊也不是好惹的。当受到攻击或者领地遭到入侵时,它们会毫不犹豫地发动攻击。

比如当地底下的掠食者发动袭击时,它们会破坏地下隧道让对方窒息;如果无法击败敌人,它们也会用跟平时完全不一样的速逃跑,时速可达40千米,这样的速度可以维持1分半。

可可爱爱的袋熊赢得了许多人的喜爱,不过使得它成为网红动物的,还是那独一无二的方形便便。看到袋熊的便便后,大家都表示:“手里的巧克力突然就不香了!”

为啥袋熊的便便是方形的?

如果你在澳大利亚的野外看到一些方形的小块块,不要轻易上手触摸,因为那很可能不是巧克力,而是袋熊的便便。

包括人类在内的大多数动物,便便都是长的、软的、圆柱形的,相比之下,袋熊的方形便便显得如此地清新脱俗、与众不同。

对此,擅长推粪、有着“自然界清道夫”的屎壳郎表示不满:不讲武德!

那么,为什么袋熊的便便是方形的呢?以前有人猜测,袋熊可能有搓便便的习惯,在便便拉出来后手动将其挤压成一个一个的小方块。

但其实对于袋熊的粪便之谜,科学家们也相当地好奇。这不,有个研究团队就在调查研究后发表了相关论文,并获得了搞笑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奖。

该研究团队是佐治亚理工大学的胡立德实验室,实验室里的华裔科学家们对袋熊产出方形便便的原因展开了分析调查,为我们找到了答案。

原来,袋熊的便便一拉出来就是方形的,并不是它们后天“加工”,而塑造方形便便的关键在于它们的肠道。

科学家找到了两只在车祸中丧生的袋熊,解剖后研究了它们的肠道。研究人员发现,它们的肠道很有弹性,并且结构不是均一的。

肠道呈现四棱状,四个角弹性较小,仅能发生20%的形变;中间部分则可以发生70%的形变,而方形的便便是在肠道最后的17%区域形成的。

人们认为,这种独特的肠道弹性的变化,让袋熊的便便在经历脱水固化这道工序时,被挤成一个个2厘米大小的立方体。

袋熊的肠道不仅有沟槽状的组织,还会进行多周期的不规则收缩,产生坚固的方形便便。

当然,不是每一个方形便便都一模一样,有些比较有棱有角,有些就没那么方。经过调查分析,科学家们认为其跟环境的水分有关。

当吸收的水分变多,袋熊拉出的便便会没那么方;当环境变得干燥,袋熊饮水量减少,拉出的便便会更方。

为什么别的动物都拉圆柱形便便,偏偏袋熊的便便往方形进化?这肯定不是因为“好玩”。袋熊拉完便便之后并非一走了之,而是会用它来标记领地。

袋熊的领地意识很强,科学家推测,它们在野外找不到合适的材料标记领地,就会用自己拉出的便便来标记。

比起圆柱形,方形便便具备不易滚动、便于堆叠的优点,即使是放在光秃秃的岩石上也不会随随便便滚走,有助于放在领地周围做标记。

值得一提的是,袋熊平时虽然比较慵懒,但它们拉便便却不懒,甚至说得上“勤快”。袋熊每次可以拉4-8个便便,一天就可以产出个左右方形便便。

袋熊拉出方形便便,是不是很神奇呢?由于这些便便在自然条件下干燥不臭,人们试图将其制作成肥料、空气清新剂等产品,甚至有脑洞清奇的澳大利亚人提出了儿童玩具等用途,让人忍不住笑出声:连袋熊的便便都要觊觎,真是太过分了!

————————————

本文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putianjk.com/afhpz/4244.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35881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