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们的声音生意,越做越大亿欧

作者丨张凯伦编辑丨梁希理本文核心观点1.音频企业稳速增长,成长能力超过资本预期;2.智能音箱的背后,是用户习惯的培养和用户时间的争夺大战;3.智能设备将创造出更多交互场景和新的商业价值。在创立喜马拉雅之前,余建军经历了四次创业失败。第五次,他看中了移动音频里蕴藏的商机。彼时,移动互联网刚开始发展,智能手机出货量飙升,在众多的移动应用场景中,“听”还是一个没有满足的领域。音频毕竟小众,多数人对他的选择表示不理解。李开复曾用《语音微博是个伪命题》的文章,表达对音频未来的不看好。但网络碎片化时间增多,新兴汽车人群给广播电台带来的新生,让余建军坚信,只要有合适的使用场景,音频就一定有机会。年3月,喜马拉雅FM正式上线,半年后用户突破千万。同年,荔枝FM、多听FM、考拉FM先后上线,移动音频行业正式形成市场规模。截至年,我国网络音频行业市场规模为.8亿元,用户规模达4.9亿。市场前景可期,巨头自然不会放弃。今年以来,字节跳动推出“番茄畅听”APP,腾讯音乐娱乐集团上线全声态音频平台“酷我畅听”。成长超过资本预期在碎片化时间的争夺战里,音频无疑是一个独特的角色。它不像图文、视频产品需要分割用户时间、专注唯一场景,更多是在扮演“时间的陪伴者”,作为伴随性产品出现在运动、开车、劳动等多个场景中。这种特性,除了让音频豁免于零和博弈的游戏规则,也免去一些不必要的竞争。就像


转载请注明:http://www.putianjk.com/afhpz/10176.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35881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