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ofo还带车灯啦?”一位路人惊呼道。
他看到的是一辆ofo与环球影业合作推出的新款共享单车,使用了后者拥有的“小*人”系列电影的IP形象。借着《神偷奶爸3》即将上映的东风,ofo推出了辆专门设计的共享单车,将它投放在了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和部分头部二线城市。
ofo团队内部将这些单车称为“大眼车”,除了车把前方两个呆萌的大眼,这辆车的轮圈上也使用了小*人的图案,车身上还有相关的贴纸。
某种程度上,“小*人”和大熊猫有着相似的属性:圆润、呆萌但偶尔也有聪明到令人发笑的一面。这样的形象很难不讨人喜欢,南楠很早就注意到了这个可以利用的优质资源。她是ofo负责营销的副总裁,从去年12月就开始与环球影业沟通,对方在经过一系列必要的流程之后,很快同意了这个联合营销的方案。毕竟,ofo积累的资源和用户规模对于影片的推广来说也颇具吸引力。
“在半年时间内,参与此次营销活动的人员规模,包括团队内部与外部广告公司在内达到近百人。”南楠告诉36氪。ofo内部对这项活动相当重视,南楠说这算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整合营销”,不只是硬件,ofo在软件方面也投入了大量资源进行推广。
7月3日,小*人版的App正式上线,有“ofo大眼车”投放的地区已经可以看到全新的UI设计。原本标注单车停放位置的图标被更换成了香蕉,而页面下方小*人的眼睛会随着重力感应上下左右的转动。南楠对这个设计非常喜爱,她的团队今天甚至进行了一场比赛,看谁能把小*人晃成对眼。最后的战绩是有几次成功的案例,但是不多。
当营销中增添了“玩”的元素,一方面能让活动变得更有趣,但更重要的是能增强受众的浸入感,这决定了活动最终的效果。
当然,进行线上的预热和铺垫在数字营销环境中同样非常重要。实际上,在6月28日,ofo官微就发布过一份主题为“我们*在一起”的悬念海报为活动造势。随后,更是与*小厨、小茗同学、美图Family、考拉FM等品牌玩起了联合营销。
最终,一个名为“头条
ofo与某国际著名影星达成战略合作”的H5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