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着听考拉留给孩子一个多彩的灵*

六月的一天,下课,回家,途径一个卖铁板烧的小摊。

老板肩搭一条毛巾,摆弄着铁板上的滋滋啦啦,不时回头看看,顺着老板的视线,我巡查到俩个人,说不来是什么关系。一个中年男子,低头玩着手机,背光将整个面庞衬得惨白,毫无生气,一旁静静的坐着一个八九岁的男孩,斜跨这书包,小手拄着下巴,呆呆得望着街对面的霓虹灯,各色的光斑在那个百无聊赖的小脸上跳跃着。这大人就那么专注地盯着手里的宝贝,而旁边的宝贝就那么无奈的看着眼前的世界。

我琢磨着,可能俩人不认识吧,看这架势不像是有什么联系,可是明明有两张小桌,没有关系为什么不分开坐呢?都八点多了,孩子还没吃饭,应该是大人带出来的吧,可是怎么看都不像是有关系的啊。不禁心中一阵酸楚,要是这孩子的爸爸真的是旁边这位,孩子该多可怜啊。

我不知道有多少个孩子是在这种家庭环境下度过的,家中的成员看电视的看电视,看手机的看手机,就是没有任何一个人跟孩子交流,孩子回家就是写作业,写完作业跟自己玩,然后家长一声令下,睡觉,第二天再次重复一遍今天的日程,简直就是人间地狱。甚至有的家长会扔给孩子一个手机,也不管孩子是几岁,只要TA不闹就行,然后就眼睁睁地看着孩子跟手机交流,也不愿意跟孩子多说一句。前两天朋友发了一张照片,医院的休息区,来就诊的应该都是给小男孩们做个小手术,于是一排椅子上坐着三五个八九岁光着屁屁的小男孩,配图的说明是:暑假是手术的团购期。可是我分明看到的是画面中的小男孩,个个捧着手机或是平板,脸上表情木讷,没有丝毫想要抬起头看看的架势。可悲啊,这一代孩子好好的就被3c产品毁掉了。我每每看到都是痛心疾首,却又无计可施,因为他们一定像他们的家长一样。

有一句话说的很好:他还是个孩子!这句话往往出现在孩子犯了错、孩子不懂事、孩子做了违背常理的事情时,它充分表达了对孩子的无限宽容,在承认孩子弱小需要爱和理解、需要我们悉心指导的同时,无情的批判了做父母的是多么的无知与失职。他是个孩子,我们不是,他不懂事,我们懂,他之所以犯错误,是我们缺乏管教,他之所以唯唯诺诺、裹足不前,真是因为我们急功近利、好高骛远,他之所以爱玩游戏,是我们根本从未带给过他快乐,他之所以不爱阅读,是因为我们没有让他真正体会到阅读……

所以,我反复强调,不要埋怨孩子,孩子的一举一动,都跟我们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能给孩子什么?除了吃喝玩乐,除了洋房豪车,因为这些东西只要孩子能够健康成长,他迟早都会拥有。我们能给孩子的,只有陪伴,与良好的环境。

我觉得,如果想要孩子能够在心理上足够健康和自立,陪伴绝对是必不可少的。注意,是父母亲自陪伴,而不是找谁来看着孩子。陪伴的方式太多了,有目的有意义的旅游(不是吃喝玩、买买买)、有计划有日程的运动(选一个适合自己孩子的)、有内容有思想的交谈……在这里,我想说说有讨论有互动的亲子阅读。

亲子阅读是所有陪伴种类中开销最少、对环境要求最低、最不需要个人能力的一件事。因为它只要有一本书,或者不是书,是广告单页都行,它不需要有什么特定的场地,只要光线合适就行,它也不需要陪伴者有多高的文化素养,认字就行。具备这三点,你就可以跟你的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

小六刚刚过百天,六妈为孩子准备最多的,除了尿不湿就是各种儿童绘本。关于绘本的选择,我们坚持首先得能够打动我们自己。每一本书,我们俩都会先通读一遍,然后才会认真的讲给小六听。原来没有涉足这一领域,觉得绘本这种东西就是小儿科,无非就是用漫画串联一个童话故事,低端的要命。现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putianjk.com/afhhy/46.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35881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