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孩子最好的英语学习规划师读书笔记

商务BD求职招聘交流微信群 http://www.guikeyun.com/m/news/437845.html
英语启蒙

今天这篇文章简要介绍本书中具体的实操方法,在上一篇文章中介绍了作者的“二语习得法”的理论观点,详见《做孩子最好的英语学习规划师》读书笔记(一):“二语习得”启蒙理论。这两篇读完还意犹未尽,那就赶快买书详细阅读吧!

孩子的英语学习总体规划

这是作者为中国儿童设计的二语习得的十年规划。

以三岁为起点。因为0至3岁是母语发展的*金期。三岁前进行双语互动对父母英语水平要求很高。因为这一阶段的主要教育方式是跟孩子在生活中输入。研究表明两岁半以前的儿童只能和大人在互动中学语言,音视频的输入无效。而且两岁以前看电视有害。这就意味着三岁以前启蒙家长是唯一的输入源,需要在生活中说英语和亲子阅读。

三四岁是中国儿童学习的理想模型。另一个好处是孩子不排斥英语。许多五岁的小孩排斥过于简单的动画和读物,因为他们的中文母语能力已经比较强,能听懂复杂的故事了,而英文的启蒙读物幼稚无趣。

十年规划是为有意以英语为特长将来想出国留学的孩子们设计的。如果没有这些想法可以酌情。删减学习项目和学习时间。

3-5岁阶段学习目标和方法:

本阶段学习目标:在6岁学自然拼读之前,积累英语听力词汇量。以下这些方法是每天保证一小时左右的时间,让孩子沉浸在英语语境里。在启蒙初期家长需要投入大量自己的精力,将孩子扶上正轨后,家长就可以退居幕后仅提供学习资源。(由于篇幅有限,就不一一介绍其他阶段的方法了。)

本阶段学习方法:

1.家长在生活中说英语(争取教几百词)。在生活实景中,名词指着说,动词和动词词组做动作示意(即TPR法),把能指着教的简单名词都尽量教了,如家具、电器水果、玩具等;如开门、开灯、跑等。

等到“词穷”时,陪孩子读书(图解词典、分级读物、绘本)、看动画片,一边看,一边记一些自己能记住的词组和句子,然后应用到生活实景中。

2.家长为孩子朗读、讲解分级读物(亲子阅读)。从分级读物看到章节书,广泛涉猎,长期坚持。家长读或者如果发音不标准就让孩子听音频。

1)读前,家长先看一下故事大意,简单翻阅故事,有不会的词、拿不准的读音先听录音确认。

2)开始读时,先读封面,中英文都要读。

3)读第一遍时,要一边读一边讲解,让孩子听懂。名词要指着图,动词做动作,复杂句子就用汉语来解释。读得越热闹、越富有戏剧性越好。有家长曾说:亲子阅读要有“马戏团”精神。

4)读第二遍时(可隔天,视孩子兴趣而定)就不讲解了(因为孩子已经理解,是可理解性输入了),直接读书上的英文。有音频或点读笔的话,也可以让孩子自己翻书听音频。根据孩子的喜好,可以多听几遍,第三遍及以后可以不看书裸听。

5)挑孩子喜欢的故事,与孩子玩角色扮演游戏来复述故事(目的是复习和应用)。在表演中,家长尽量应用故事里面学来的成句,实在记不住,“蹦单词”也可以。孩子能说一两个英语单词就表扬。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改编故事,把主人公改成孩子的名字或者孩子朋友的名字,目的是好玩、快乐让孩子乐此不疲。

6)家长把从书中学来的单词和句型在实际生活的真实场景中应用一下。

如果孩子刚接触英语的时候就不断要求孩子跟读模仿语音语调,那就将孩子的精力集中在模仿语音上而不是对语言的整体理解上,这是不符合语言学习规律的。那什么时候可以展开跟读呢?是可以在学习自然拼读的过程中以及学习之后用。用自然拼读读物练习拼读的时候顺便练习跟读纠正语音语调。

3.看教学片、动画片等视频。从三岁起,每天看原版动画片20分钟,坚持看到6岁。

1)家长先看一遍网上关于动画片的介绍或者第一集,用汉语向孩子简单介绍一下背景知识和主人公。

2)家长陪孩子看,随时回答孩子的问题。孩子不问问题的话,家长也可以用汉语描述或评论一下比较难的地方,要表现出兴致勃勃的样子,好笑的地方跟着笑。

3)看完和孩子讨论、复述剧情,可以采用对话式的、你一句我一句的方式,也可以就孩子的问题,顺便把前因后果都讲一遍,总之把整个剧情回顾一遍,故事的“笑点”要强调一下,帮孩子把故事弄明白,记住好笑的地方,让孩子愿意再看一遍。

4)让孩子自己再看一遍(可隔天,视孩子兴趣定),家长不再讲解。

5)拿毛绒玩具,和孩子玩角色扮演的游戏,家长应用所学来的词组和句子,能记住多少说多少,一两句也行。可以顺着孩子的兴奋点改编故事,玩得越开心越好。鼓励孩子说英语词组或句子,不说也不勉强,说就表扬。

6)家长记得在实际生活中,应用从动画片里学来的语言。

4.裸听音频。利用生活中的零碎时间,如乘车时、孩子玩玩具的时候、睡前,播放音频。上学后用眼需控制,可以大量听有声书、歌曲;

注意:裸听的内容必须是孩子已经懂了的,不理解的“背景音乐式”裸听是无效的。

1)家长讲过的故事,放录音裸听,或让孩子自己拿点读笔点听。

2)家长讲过的歌曲、歌谣裸听,熟练后,家长和孩子一起唱。

3)有的家长提取孩子看过的动画片的音频,平时放给孩子听。如果孩子爱听,我不反对这个做法。但如果孩子不爱听,就不必这么做了。作者觉得这个方法不是很理想,因为动画片里很多情节靠画面才能理解,光听音频不一定能保证回想起画面,势必有不理解的地方,不理解就不能习得语言。另外,由于动画片的语音是不连贯的,有时不说话,听其音频有点儿浪费时间。

5.外教口语班。

在孩子积累了大约听力词汇的时候,建议给孩子报外教口语班,练习口语对话,也可以请“一对一”外教。如果居住地没有外教资源,可以报网上的外教课。一周两次左右,目的是培养口语输出能力。因为要和外教聊天,最好在孩子具有一定聊天能力时再报,推荐5岁时报。

互动的作用

根据一项研究,0-4岁儿童语言习得,家长和孩子对话的作用,是家长干读绘本作用的6倍。因此有能力的家长在进行以上几项启蒙方式时,不仅要陪看陪读陪听,之后还要进行评论、表演、应用。

在什么情况下互动和对话最高效呢?第一,语言在类似情境下重复率越高越有效。第二,此时此地也就是hereandnow输入最有效,即家长可以对孩子所进行的事情进行实况转播式的评论。第三,过程越愉快越无压力越输入有效。我们要记得创造无压力的环境不要逼孩子输出,不逼他看他不喜欢的东西。不逼他重复、跟读、背诵,更不要让他读完书就做题。多鼓励多表扬,让孩子高高兴兴的习得语言。第四,材料越满足儿童兴趣与求知欲越有效。

精读还是泛读?

精读的特点是篇幅短不会的单词多,而且有一定的语法教学和语篇教学目的。泛读一个特点是内容量大,一个特点是不会的单词少学生可以自主阅读。作者推荐的做法是把精读交给教材交给老师,家长最应该做的是让在课外泛读。泛读就是让孩子做主,全凭孩子的兴趣走。如果在孩子读的时候家长一会儿叫朗读一会儿叫查字典。一会儿又要回答问题,孩子的兴趣可能就被搞没了。泛读就是为了让孩子感兴趣、多读、快读。

教材承担学得任务,读物承担习得任务。不能不要用读物充当教材。如果拿分级读物当教材,让孩子一本一本的学这违背了听说领先的原则。其次分级读物的编写目的是为了训练孩子的读。这是一项一种单项技能并不能代表全面的。教材里的文章适合在课堂上精读和做阅读理解练习,分级读物适合在家泛读。

在课上学还是在家里学?

如果要跟外教学,作者建议孩子至少有词的听力词汇量,才能过充分吸收外教的输入,这样性价比最高。

如果完全指望上小学再开始学呢?公立课堂不是有效的习得环境。一是中国教师为学生提供的输入有限,二是教材的输入也不多,三是输入让位于操练,四是活动和游戏占据输入时间,五是儿童学语言的优势在自然语境中。

作者的观点是习得主要靠家庭,不要希望每周两次的课外培训能创造什么奇迹。(当然现在学前教育的学科培训已经没了,没有其他渠道也只能在家了。)在家没有输入和积累,课外班那点时间怎么能够提供足够的输入?孩子越小,习得比例应该越大。在幼儿阶段,习得最好在英语学习的总时间占到80%以上。上小学后要让学得的比例逐渐增加。最终在小学高年级(4到6年级)达到1:1的比例。

作者总结的英语育儿经验

1)贯彻可理解性输入,听读材料都查好级别,循序渐进地推荐。

2)保证所有的材料都是languagerich(语言丰富)的。

3)听力领先,以听力带动阅读,实现阅读飞跃。美国儿童的听力理解能力在13岁以前一直高于阅读理解能力,readaloud应该一直持续到中学。二者的差距随年龄增加不断缩小。因此应始终保持听力材料比阅读材料难度大,这是保证英语阅读能力不断提高的有效手段。

4)大量泛听,少量阅读。

5)低龄时在外教班练口语,高年级在中教班学语法。

6)用采访、词汇量测试、参加社会化考试、游学等各种方式检测孩子的英语水平,了解其最近发展区。

7)制订大目标和阶段性目标,推动孩子不断进阶。

本篇结语

英语学习是个长跑,家长们要有大局观,着眼于长期目标,超越启蒙,长期坚持。

作者的一段话和家长们共勉:希望家长能够分清什么是科研结论,什么是一家之言,什么是普适,什么是个例。崇尚科学,一家之言批判地;参考个例,但不要全盘模仿。因材施教是最高级的教学法。

心中有目标;脑中有理论;手中有资源;脚下有路线。

如果你喜欢,


转载请注明:http://www.putianjk.com/afhhy/2713.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35881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