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礼的时候才发现,我一点都不了解你

电影里外国人收到礼物时一定是立马打开,当着送礼人的面夸张地尖叫感叹,以示自己受宠若惊。

我不知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是怎样的,但我却真实地经历过一对异地恋情侣当着我的面谈论起彼此互赠的礼物,话锋一转成了吐槽大会,之后剑拔弩张,险些不欢而散。

他俩互相诟病的礼物是这样几件。

礼物一女生送过男生一副蓝牙耳机,期许他能因此爱上运动,并听音乐解闷。

事实上男生依然不爱运动,有空静下来听音乐唯有在飞机上,然而飞机上无法使用蓝牙耳机。

礼物二男生去澳大利亚出差,给女生带了一枚价值连城的胸针,镶有一颗被誉为澳洲国宝的稀有宝石。

事实上此胸针设计极具年代感,女生苦笑着调侃配英国女王的套装才最适合。

礼物三女生飞去男生的城市,被他的居家拖鞋丑哭了,就送了男友一双黑色皮革的居家拖鞋。

事实上不知是为了秀恩爱还是图方便,男生居然把新拖鞋穿去了公司,同事笑他有一种GAY的气质,从此以后连在家都不肯再穿了。

自己的一番好意却遭对方歪曲,难免委屈。

怎么送礼的时候才发现,我一直都不了解你?

毕竟送礼的时候才能看出一个人的观念。

把礼看得最重,会不惜花血本,要买到面子和诚意。

把情看得最重,会花很多心思筹备,甚至是亲力亲为。

把轻看得最重,会重视仪式感,在他们眼中“形式”也是送出手的一部分。

把重看得最重,会为对方所想,不会送自己想送的,而是送对方需要的,嵌入那人的生活。

半面之交,莫求重礼

有些人的礼物只是礼节性表示,面子上过得去的标准,刷存在感的一种方式,那样的话,就别提走不走心了,价位也不会走肾。

但这礼又不得不送,因为中国自古有“礼尚往来”的说法,无论是大恩不言谢以行动表示,还是为了让你欠下人情改日好相烦,都是稳赚不赔的投资。投资就得讲究理性,当然没有精力先感性读懂你。

了解,也就很片面的事

完美的关系,是只向爱人求关爱,只向闺蜜求审美,只向朋友求共鸣,贪心往往会使一段关系超负荷成为负累。

因为共同的兴趣、追求才在一起,古有“八面玲珑”形容一个人待人接物面面俱到,人际的多面性可见一斑。

因而我们在平衡关系里展现给别人的不过只是一个面,这个“面”很片面,Ta送的礼物一定出于对你所展现的那一面的了解,如若不合心意,会不会是对人伪装了自己?

表达是送礼的一部分

以前送礼的时候会留有一个习惯,就是附上一张心意卡片,在上面手写下言语聊表心意。一直到现在,我依然保留着这个朴质的习惯,因为文字传递情感,可以为礼物加分。

如今不是有些礼物选错了,而是对方没有领悟你选礼的用意,无论你是否坚持用手写一张贺卡,都有必要保留“表达”这个环节,让精心准备的礼物在对方接过手的瞬间,了解它的前世今生,感知它的分量。

你可能收了一份假礼

讲真,谁逢年过节最怕的不是送礼?不知道选什么好,尤其担心选得不够好,对方收得也不称心。

就像前文我提及的情侣朋友,男生没有gt女生送蓝牙耳机的用意旨在希望他能爱上运动,而女生没有gt男生送的宝石胸针在岁月长河中的厚重感。

我们都太强调自己,认为别人送我礼物本该取悦于我,其实真正应该收下的是送礼者的心意,反过来让送礼者收获受礼人明白自己用意的满足,让送或收都能少一些心理负担。

你收下被你读懂的快乐

前文提到的情侣,女生是我的闺蜜,她男朋友对她的朋友们爱屋及乌,照顾有加。比如说去澳大利亚伴出差。给我带银质考拉书签做伴手礼,到新西兰伴出差,带回用埋在地下多年的杉木制作的笔,每一次都令我赞不绝口,我自然没少在闺蜜面前美言。

有的人走到哪里都习惯给身边的人买礼物,挑选是考验对对方熟知的程度,他们喜欢经常以此证明对受礼人的了解,享受对方发自内心地感谢,同时也带给自己无以名状的成就感。

读到这里,关于化解千年“送命题”,你多少有所收获了吧。

那换我请教你了,我这位闺蜜的男朋友,我该如何回礼?因为回礼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我一点都不了解他!

怎么办?在线等!

实在不知道送什么好,就送DW手表

火遍全球、人见人爱

我现在就要送出一块,你要不要?

很简单,我新开通一个时尚


转载请注明:http://www.putianjk.com/afhhy/2681.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35881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