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我国物流行业正面临着增速放缓、市场环境转变以及社会需求不断调整的关键时期。对此,物流行业选择科学的发展战略,在大环境不利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挥优势,这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借助财务战略矩阵模型,可以帮助企业以动态的视角分析其自身的财务战略,解决了传统静态财务指标分析的带来的局限性,为制定企业财务战略乃至整体战略提供参考,使分析的结果更加可靠。
申通作为早期物流企业,近年来发展状态不如从前,因此分析申通对其自身发展及同类型的企业来说具有借鉴意义。
一.申通快递概况及财务战略现状
申通最早成立于年,于年在深交所上市。经过近30年的发展,逐步完成快递、金融、供应链的结合,其主营业务逐渐扩张发展。
目前包含快递、国际业务、仓库存储、冷链运输等业务,其中快递服务占比高达90%以上,其国际业务已经发展到亚洲、欧洲等20多个国家与地区。
在上市之前,申通的主要商业模式为加盟,但运转中心缺乏科学的管理、资金匮乏导致运营效果不好,上市之后公司投入大量资金提高产能、升级设施以此完成了自动化发展。
如今,申通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一边与网易考拉海购等平台合作,一边建立沿海城市合作口岸,与内地连通。
直到年,申通拥有独立网点多个,服务站点及门店以上,直属运转中心80多个,从业人员20万以上,当年完成业务量.76亿件,比上年增长25.62%,市场占有率为20.23%。
申通快递于年制定了未来五年的发展战略为:品牌价值提升、产品生态营造、聚焦网络末端、中转布局“一盘棋”,市场体系联动、新技术提效和国际推进的战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个性化成了影响消费者选择的主要因素。
尤其现在的年轻人为了追求理想奔波于不同的城市,工作的节奏加快,追求效率成了消费者的一大需求之一,这也促进了快递行业的发展。而随着近年来互联网和电商平台的发展,网购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物流快递是商家和购买者的重要桥梁,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快递公司的发展必然会需要大量的员工,可以解决就业难题,为社会稳定有所帮助。
快递企业的技术环境指的是数字化信息系统、运输技术和工具的更新以及物流体系的建设。我国技术的信息化、自动化发展为快递企业的技术发展提供了支持。
技术的发展不仅在快递配送方面提高了效率,还通过软件处理使企业的资金流、信息流的传输更加高效。全面信息化使企业在业务方面和公司管理方面都更加的科学,使企业资源配置更加高效。
三.申通财务战略调整建议
年申通不仅现金短缺还价值减损,此时靠企业创造价值的剩余资金并不能满足其自身的需要,从这个角度来看申通急需解决现金短缺的问题。
目前申通的主要筹资方式已经由股权筹资转变为股权筹资与债务筹资并重,且短期借款居多,因此企业需要频繁还款并支付利息,面临着较大的偿债压力,如果债务筹资规模持续扩大,那么企业的财务风险也会升高。
但综合来看,申通需要调整其较低的负债比重,并且其借款计划应当是得到科学验证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借款,只有这样才可以为企业提供适当的资本结构缓冲。
因此,申通需要根据具体的战略情况来优化资金结构,提高长期负债的占比,利用杠杆效应缓解资金压力。申通目前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所有者投入和负债,其中负债主要是源于银行借款和发行债券。
申通应在传统筹资方式上发展新型筹资方式,如互联网筹资、利用商业信用融资、更加充分的利用可转换债券、通过国家政策获取资金等方式。同时,由于可转债具有多种优势,例如控制财务风险、提供重组资金,因此可以拓宽可转债发行的融资渠道。
但是可转债的发行也会导致企业股价波动的风险,故而企业在发行可转债时应当考虑自身股价情况,在企业股价稳定的时期,可以充分利用可转债进行融资,此时出现财务风险的概率较低。
因此,申通可以在自身股价较为稳定的基础上,进行灵活的可转债融资,从而进一步降低在债务融资方面的依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