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熊猫故事征文我和大熊猫马晋闽

我的大熊猫故事

征文《我和大熊猫》(马晋闽)

来源:“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作者:马晋闽

年2月,看到“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开展“我的大熊猫故事”主题征集活动,我很高兴。因为有了一个新的平台,让我讲述我和大熊猫的故事,倾诉我对大熊猫的喜爱和珍爱生命、保护自然的理念。

大熊猫的故事我说了很久,最近的一次发生在年12月,我受邀到一所高中开讲座,主题是:保护生物学之熊猫之旅。在讲座中,我介绍了我和大熊猫的相遇之旅,并介绍了很多有关大熊猫的生物学知识。

故事发生在年,我很幸运,能够到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卧龙)参加实习。在那次活动中,我跟大熊猫有了近距离的亲密接触,也对大熊猫及其保护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大熊猫作为我国的国宝,大家对它都很熟悉。在动物园里,它是最耀眼的明星,我们远远眺望,长久等待,只为它能“回眸一笑”。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会徽就是大熊猫,基金会的创立者PeterScott爵士曾表示:“我们选择它,是因为它是美丽可爱的濒危物种,它有着吸引人的特质,受到了世界上很多人的喜爱。”

作者和熊猫在一起

“大熊猫为什么会这么可爱呢?”关于这个问题,也有科学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对于人类觉得可爱的动物,如大熊猫、考拉、猫等,在形体上具有如下特征:头部和脸部是圆圆的;身体柔软且富有弹性;头部相对较大;眼睛在脸部的占比较大。而这些特征与初生的人类婴幼儿有很多相似之处,能激起人们心中的怜爱之情,产生这些动物非常可爱的感觉。

大熊猫虽然看着可爱,但是在卧龙,饲养员们却再三提醒我要与大熊猫保持一定的距离。要知道,大熊猫是熊科动物,有着十分惊人的咬合力。当熊猫感到危险或者领域受到侵犯时,就会出现攻击行为,特别是处于怀孕和哺乳期的大熊猫,由于脾气暴躁、警惕性较高,出现攻击行为的比率会更高。

作者和熊猫在一起

大熊猫最常吃的是竹子,不同地域的大熊猫喜欢吃的竹子种类也有差别。但若将竹子分为竹茎、竹叶、竹笋,那么竹笋一定是大熊猫的最爱。在讲座中,我跟学生们分析了竹子不同部位的营养成分的差异,并和学生们一起探讨了熊猫粪便中含有大量纤维素的原因。当我介绍到大熊猫经常吃竹子,也有蛀牙时,会场响起阵阵笑声。

成年大熊猫除了吃鲜嫩的竹子外,还经常有水果、窝窝头等零食作为加餐。窝窝头的材料包括竹粉、*豆粉、玉米粉、米粉、糖、钙、食盐、鸡蛋等。大熊猫幼崽的食物更加讲究,饲养员每天都要给它们提供牛奶和窝窝头。记得去熊猫幼儿园给熊猫宝宝喂食的时候,十几只幼年熊猫从不同方向冲过来,有些熊猫还会紧紧地抱着你的腿,好像舍不得与你分开似的;有些熊猫会抬头紧盯着你,生怕你会忘记给它们食物;还有一些熊猫会抢你拿在手上的食物,迫不及待地想要品尝美食。

活泼可爱的熊猫幼崽在熊猫幼儿园中随处可见,有相互之间追逐打闹的,有不断尝试爬高爬低的,还有尝试各种游戏设施的。跟熊猫幼崽在一起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相比之下,观察那些正处于繁殖期的雌性大熊猫就显得枯燥了。坐在笼舍附近,隔一段时间记录一下熊猫的行为,并要及时准确地记录下熊猫出现异常行为的时间和持续时间。然而,这种单调的记录,却是大熊猫保护工作最关键的环节之一,也是人们对于圈养大熊猫繁殖期行为特征及其觅食行为发育规律研究的基础。

在讲座中,我还跟学生们讨论了很多有趣的话题,比如“大熊猫家族不同时期在体形、体色上的演化特点”“黑白体色对大熊猫来说有什么作用”“大熊猫的视力与环境适应性的关系”“统计野外大熊猫的方法”“我国大熊猫保护的现状”等。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同学们都积极参与,让我感受到大熊猫对学生们的吸引力,更有一种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自豪感。生物学习不局限于课堂,生命教育不拘泥于课本。我国在大熊猫保护工作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为国家感到自豪。同时,我们对科研工作者也应心存敬重,正是因为一代代科研工作者的不断努力,我国的生态环境才得以逐步改善。未来,国家的美丽富强,需要一批批年轻的生命加入,需要一代代人的坚守,保护生物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爱护自然就是爱护我们的家园。

作者简介:马晋闽,广东实验中学教师。

责任编辑:谭冰杰




转载请注明:http://www.putianjk.com/afhgx/7604.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35881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