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蒙蒙亮,所有人还都沉浸在甜蜜的梦乡之中,面瓜拿好相机,开始了对瓦南布尔的巡视。
瓦南布尔是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西南海岸的港口城市,是著名的大洋路(GreatOceanRoad)的终点,也是维多利亚州西南沿海的文化和教育中心城市。
记得小时候学语文的时候,对我们国家的描述是这样的: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物产丰富、人口众多。到了澳洲以后,我发现这个澳大利亚跟咱们国家也极为相似,通过几天来对它的了解,我觉得,只需要对上面的四句话中的两个字改一下,就完全可以套用。既:地大物博、幅员辽阔、物产丰富、人口稀少。这就是我对澳大利亚的印象,也是我给它下的定义。嘿嘿。
瓦南布尔——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第三大镇。照这个样子推算,如果把澳大利亚比做中国,那维多利亚就是内蒙古,而墨尔本自然就是呼和浩特,瓦南布尔,就可以比做鄂尔多斯了。可实际走走转转,这个所谓的维多利亚州第三大镇,根本无法跟鄂尔多斯相提并论,如果从城镇的面积和居民人口来看,都不如我们的一个旗或县。它很小,小的就象我们县里的一个小镇,但正因为它小,所以在这个早晨,它才会那么安静、那么洁净、那么寂静。
游荡了两个小时左右,基本把瓦南布尔镇转遍了。最深的印象有两点:一是干净,真干净。这点不用细说,照片表明了一切。二是热情,早起锻炼的居民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无论是跑步的,还是骑车的,见到面瓜都是面带微笑,张口都是早上好。开始俺还有点儿不太适应,只是被动地回应对方:毛宁,毛宁。慢慢的,面瓜也习惯了,也主动地跟对方打招呼。路上碰见一辆马车,面瓜还会操着生硬的英语对他们说:味儿卡姆吐胡浩特。当然,我知道他们肯定听不懂。嘿嘿。
下面是面瓜拍摄的几张瓦南布尔的民居。
除了民居以外,也拍了几张街道上的各类建筑。一并发上来吧。
瓦南布尔警察局,很简单一栋小平房。
友情提示:在澳洲自驾,停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停车位上画有如此标志的,请一定不要停车,否则警察会找你麻烦的,这是专门给残疾人特设的停车位。
镇上溜达完毕,回到酒店吃过早餐,永福发话了:老康啊,你看看这天儿,阴沉沉的,啥也拍不成。这样吧,干脆我带你去拍动物吧。得咧,大片拍不成,咱去拍袋鼠也成啊。随后,老王开车把我们拉到了这里,说是维多利亚最早的国家公园,名字叫啥没记住。嘿嘿。
在面瓜的印象中,好像澳大利亚的动物就是袋鼠,到了这个国家公园一看,还真不是这样。这个公园里就没发现袋鼠,但是看到了两种挺出名的动物。这个官名叫鸸鹋,小名叫什么澳洲鸵鸟。可别小看这家伙,澳大利亚国徽上,有它的照片咧。
鸸鹋(学名:Dromaiusnovaehollandia)是鸟纲鸸鹋科唯一物种,以擅长奔跑而著名,是澳洲的特产,是世界上第二大的鸟类,仅次于非洲鸵鸟,因此也被称作澳洲鸵鸟。
这个家伙大家应该比我熟悉,官名好像叫考拉,曾用名叫树袋熊。说它是熊,可它会上树,这点挺奇怪。还有一点就是:这个熊太懒,一天到晚睡意朦胧的,就知道睡觉,估计也不是什么好熊。
树袋熊(学名:Phascolarctoscinereus)即无尾熊、树熊、考拉,是澳大利亚的国宝,也是澳大利亚奇特的珍贵原始树栖动物。
树袋熊并不是熊科动物,而且它们相差甚远。熊科属于食肉目,而树袋熊却属于有袋目。它每天18个小时处于睡眠状态,性情温顺,体态憨厚。
观赏完鸸鹋和树袋熊,步行上山看看这个国家公园呗。路是自然路,也没有硬化,不过到是不难走。
感觉风景好像一般般。
各种野果到是不少,随意拍了几种。
下山的路上,面瓜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觉得挺有味道。当然,如果把其中的一个女的换成男性,就更有味道了。
眼看要下到山底了,耳边突然又传来瓜婆的嚎叫:面瓜快看,孔雀!领导发话了,俺岂敢怠慢,赶紧举起相机,抬头看天:这天空阴呼呼的,连朵云彩也没有,哪儿来的孔雀啊?刚嘀咕两句,瓜婆的批评紧跟着又钻进了耳朵眼:你啊你,说你呆瓜一点儿都不冤屈你。昨天孔雀在天上,就必须一直在天上啊?它就不会到地上歇会儿?面瓜再赶紧低头踅摸,嗷,感情瓜婆说的是这个啊?
别说,瓜婆不嚷嚷,我还真没注意。凑到跟前仔细一瞧,好像挺象孔雀的哈。
尤其是这张嘴,您说呢?
公园里拍了半天动物,也实在没啥好拍的了。永福发话了:老康啊,要不我拉你去仙女港再碰碰运气?好啊。这地方好,一听名字就勾人。先不说天气如何,也不说能不能拍到大片,只要能碰到仙女,那就算不白跑一趟。
可惜,驾车抵达仙女港后,天空还是不作美,胡乱溜达了溜达,拍张照片撤退,去仙女港灯塔去看看。
到了仙女港灯塔,好像灯塔下面聚集了不少人,怎么个意思?
据管理员介绍,这个仙女港灯塔本身并没啥,但是如果你登到塔顶,就会一览仙女的酥胸,而且好多大片都是在这个灯塔上面拍出来的。可是,为了安全,每次登塔的人又不能太多。加上正赶上新年假期,来欣赏仙女酥胸的人又很多,所以只能在下面排队等候。你们来的有点儿晚了,灯塔四点以后就谢绝游客登顶了。明天早点儿来吧。
经过协商,决定直接奔波特兰算了。因为看这天气的样子,估计上去也拍不出个啥来。主意拿定,即刻出发。返回途中,发现一个潜伏的袋鼠,拍两张照片,给它曝曝光。嘿嘿。
从仙女港驱车直奔波特兰,找到了我们今晚下榻的酒店,别看门面不大,这可是一家四星级酒店哈。
事实上,这是一家波特兰当地百姓开的家庭旅店,类似于我们国内的农家乐吧。而他们酒店的星级,并不是考核你的硬件条件如何如何优秀,而是根据老百姓的口碑来定的。如此看来,这家旅店应该不错。事实证明,它确实不错。
安顿好住处后,在跟老板闲聊中,得知离镇里不远,还有一个灯塔也挺出名,跟仙女港灯塔不差上下,名字叫帅哥灯塔。好嘛,这澳大利亚够可以的,连灯塔的名字都这么高大上,不是仙女,就是帅哥。哈哈。
到了以后一看,果然名不虚传。这帅哥确实比那个什么仙女威猛高大多了。哈哈。
说帅哥当然是开玩笑,其实这个灯塔还挺有名气,真名叫做尼尔森角灯塔。
尼尔森(Nelson)角位于大洋路景区外以西的延长线探入海中的半岛上,由于地势高耸,三面环海,是一个为海船导航的绝佳胜地,所以早在年这里就建造了灯塔。崖下的海涛日复一日地拍打着峭壁礁石,从不歇息。
到达尼尔森角灯塔后,永福把我带到了一处悬崖边,说这是拍摄灯塔的最佳位置。当时的天气确实不是很好,不仅有点儿阴沉,而且海边的风也非常大,三脚架感觉都不是很稳。思考半天,没敢去那个最佳位置拍照,主要是担心别大片没拍上,反到让一阵风把我给吹海里去。还是乖乖地离悬崖远点儿的地方拍一张得了。
返回酒店后,拍一张酒店旁边的海景,洗洗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