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很早就做了公开课项目(当时它与有道是并行的,无太多关联),当时我还去杭州采访过,知道丁磊对公开课很看重。它有点半公益半商业的性质,能让用户免费接触到全世界一些知名高校的课程与艺术,这为网易教育积累了一定的口碑与用户群,就连网易云音乐评论区的“学院派调性”与公开课用户特征也是契合的。
丁磊的确在这上面花了心思和心血。有道招股书披露,今年5月,网易集团将在线课程相关的业务如网易云课堂、中国大学MOOC、卡搭少儿编程悉数划拨给了有道,以扩充后者的内容库;此外在截至今年6月30日时,有道的资产负债表上还有8.78亿元的一年期贷款,占了它流动负债的大部分,这笔钱也是从网易集团借的;更不用提网易旗下各产品为有道所做的导流。
既然集团为有道倾注匪浅,有道的业绩表现是否予以了回报呢?特别是在丁磊已在考拉和严选之间放弃考拉,选择了毛利率更高、更能容忍“慢工出细活”的严选后,教育资产的独立上市对网易来说更显重要。
盈利结构已优化
美股环境下,互联网公司亏损上市并不是一个严重问题,核心还是要看公司是否有健康的营收结构、健康的现金流,以及这种结构能否抵御外部竞争,包括来自同行和其他领域采取相同营收结构的公司。
根据招股书,有道的营收结构被分为两大类:一是课程相关服务+硬件销售(主要是卖翻译笔),二是广告。其中最主要的课程相关服务又包括:1.在线直播的付费课程(以有道精品课为主,还有从集团获取的网易云课堂和中国大学MOOC);2.在线词典、云笔记的一些订阅收入;3.toB服务的技术授权。
来看一下营收占比。年时,课程服务+硬件、广告这两者的比例关系基本是“三七开”,广告是主导,接近七成;到了年,结构迅速调整,两者比例基本是60%对40%,课程服务+硬件占六成,年上半年基本维持在这一结构关系,没有明显变化。其中,课程服务中最主要的有道精品课的总营收占比依次是:年19.5%,年38.8%,上半年41.9%,上半年34.9%,这个比重的提升还是比较明显的。精品课主要是一些K-12课程、考研、英语四六级、编程、小语种等。从付费意愿看,用户的购买集中在K-12领域,尤其是英语。
有道最初是以翻译工具起家,工具类的产品本身商业变现的局限性就比较大,况且“翻译”这个领域没有天然的竞争壁垒,比如谷歌翻译、微软翻译这些在国内都是可以用的,有道不具备百度之于谷歌的“屏障”,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