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卢晓见习记者闫晓寒北京报道
小红书的电商业务再添新战略。7月30日,小红书宣布平台将于8月2日正式推行“号店一体”战略。在新的机制之下,小红书将成为一个“0门槛开店”,为品牌提供“直连消费者”机会的平台。打通一年的淘宝外链也将在同一天正式下线,除此之外,小红书还将严厉打击软广笔记,疑似软广的笔记将直接被限流。
而在7月28日,小红书公关人员还回应《华夏时报》记者称,小红书将关闭带货笔记中的外链权限,直播带货的外链功能保持不变。他表示,“取消外链主要是为了提升用户体验。”
电商战略分析师李成东在7月28日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小红书切断淘宝外链的决定,或许意味着小红书希望能够通过切断外链,打造自身电商闭环。而此次下线外链,推出“号店一体”机制的一系列动作,也能看出这是小红书在打造电商闭环的又一次尝试。
不论是切断外链还是严格打击软广,客观上都表现出小红书试图回归内容种草平台本质。不过如何在继续维持社区生态,不破坏用户体验的前提下,找到商业化之路是小红书始终要面临的问题。
取消淘宝外链
小红书的淘宝外链从打通到切断,仅用了一年时间。
有观点认为,此前小红书打通外链是为了收复电商失地,颇为急功近利,更重要的是这让小红书痛失用户流量。此次切断外链、打击软广,也能看出小红书更加重视用户体验,想要通过回归内容种草平台来重新找回用户。
《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年双十一前夕,小红书新增了笔记添加淘宝商品链接的功能,合作笔记在报备的基础上可以添加商品链接,用户点击链接便可直接跳转到淘宝。
在这之前的年,小红书刚获得由阿里巴巴领投的3亿美元的D轮融资,当时小红书估值30亿美元。打通淘宝外链的举动被认为是小红书与淘宝两大平台的强强联合:淘宝可以获得更多流量,小红书也得以依据其真实体验带来的高转化率实现商业变现,同时淘宝的丰富资源让博主有了更多选品的空间,博主还可以抽取带货佣金。
QuestMobile在年4月的数据报告显示,在抖音、快手、微博、小红书四个内容平台中,小红书以21.4%的平均带货转化率位于首位。抖音、快手、微博分别为8.1%、2.7%,9.1%。
不过接入外链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用户体验,“用户看到笔记中的外链会认为这是在做广告,对笔记的真实性产生质疑。”一位接近小红书的人员说道。
在大部分用户心中,小红书与刚上线时的功能一样,是一个内容种草社区,大家在这里交流分享彼此的真实感受,所以当用户以浏览真实感受的为目的打开小红书时,笔记中的外链自然会引起这部分用户的反感。
事实上,小红书在当时开通淘宝外链时,也在维护用户体验和商业变现之间纠结。
今年2月,刚开通淘宝外链时,小红书对博主的粉丝数和流量有硬性规定,“粉丝数需≧粉,且近10篇笔记均互动(赞+藏+评)≧”。只有符合要求的品牌合作人才有资格挂淘宝外链。不过,小红书很快降低了挂淘宝外链的门槛,博主只要符合粉丝数≧即可再笔记中添加淘宝外链,更多小红书博主可以参与到外链笔记带货中。
但在降低门槛之后,小红书又严格执行起社区公约,要求创作者发布广告内容,需要向小红书用户特别注明。显然,小红书在商业化的同时希望通过“尊重和保护消费者知晓权”,来尽可能优化用户体验、降低用户反感。
业内人士指出,此前小红书的矛盾做法,让内容创作者既无法专注在内容创作上,又不能安心与品牌合作。此次小红书彻底切断外链之后,小红书正在慢慢回归“好好做原创内容”这条正轨上。
电商变现尝试
与其他电商平台不同,小红书是以社区起家。目前小红书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广告和电商,虽然小红书并未公布收入占比,但从育儿社区平台宝宝树的收入来看,成立于7年的宝宝树,虽然也在电商上做出尝试,但年电商收入占总收入不到10%,广告收入占总收入的88.7%。
有媒体报道,小红书在年、年连续两年未完成GMV目标。虽然电商表现不理想,但小红书始终没有放弃在电商变现这条路上的探索。对此李成东表示,对资本市场来说,做电商平台会更有价值,只卖广告想象空间不大。
小红书的电商之路从跨境电商开始。年12月,小红书上线一年半后,推出了跨境电商平台福利社,从社区升级电商,完成商业闭环。年6月,小红书用户超过万,小红书位于郑州、深圳的自营保税仓接连投入运营,福利社在半年时间销售额破2亿。
由于小红书自身的供应链体系不完备,物流体系也未建立,假货、发货慢、售后体验差等问题也困扰着小红书。“供应链体系的建设需要非常漫长的过程和大量的资金,小红书没有自己的支付工具和履约体系等,只靠已有的流量难以形成规模。”零售电商行业专家庄帅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并且,庄帅认为,小红书的跨境电商与天猫国际、网易考拉等相比,规模较小,不具备竞争优势。
年6月,小红书用户突破1亿。易观千帆数据显示,年的跨境电商排名中,小红书以月活跃用户规模.6万人位居第一名。据易观分析数据,年一季度,在国内跨境进口零售电商市场中,天猫国际、网易考拉海购、京东全球购分别居前三位,而小红书以4.3%的份额位居第六。尽管小红书拥有庞大的用户体量,但其电商运营能力与其用户体量并不相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