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现垃圾管理减量化、资源化,切实解决辖区居民废品处理难题。日前,三间房地区出奇招、献妙策,于辖区内引入了“考拉回收驿站”。
自今年5月正式实施《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来,三间房地区积极探索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于10月正式启动垃圾回收工作,并逐步建设可回收驿站。
目前,辖区内已有5处驿站建设完毕,分别位于双桥路社区、泰福苑社区、聚福苑社区、白家楼村、产业园5个点位,其余驿站建设正有序推进中。
现场参与+上门服务,形式多样更贴心
据了解,已建成的考拉回收驿站严格按要求完善了四色桶站建设,占地面积约15㎡,能容纳可回收物近2吨。为方便居民投放,每天早7时至晚20时,会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到现场值守,居民可在此时间段内前往驿站参与回收兑换。
对于目前尚未建成考拉回收驿站的社区、村,地区会采取定点回收的方式,安排专人专车到临时的固定点位收取垃圾。
同时,地区还推出上门回收服务,居民可通过电话()或小程序提前预约时间,工作人员将上门进行回收。
明码标价,居民乐开花
无论是驿站还是临时固定点位,亦或是上门回收,现场都将设置种类价目表,种种物品明码标价,一眼即能明晰,居民可自愿参与售卖,以便更直观地感受垃圾分类的成效。
地区居民张先生表示:“之前家里总有一些纸箱和瓶瓶罐罐之类的东西,放在家里占位置,扔了又觉得可惜,现在有了这个回收驿站,好像突然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不仅明码标价,工作人员还可以帮忙上门回收,真的是很贴心!”
当居民好评如潮,回收的资源又将何去何从?
面对日产5~8吨的可回收物,占地面积约㎡的朝阳区朝阳北路2号万和汽车救援旁设立的三间房再生资源中转站,成为它们最合适“容身之所”。
工作人员将每日的可回收物送往中转站,由专人进行分拣,再将其分类放入库区进行打包,最后分别交由专业部门处理,形成了稳定、高效、便捷的回收渠道。库区共分废饮料瓶、废玻璃、废纺、废金属、废铁、废纸、废塑料、废泡沫和大件垃圾9个小区域。
关于回收
地区社会公共事务服务中心主任赵骏表示:“可回收驿站的成立是地区垃圾分类精细化的具体措施,下一步,地区将继续建设考拉回收驿站点位,争取全面覆盖基层各单位,并推出积分兑换的方式,让居民享受多样化兑换体验,进一步解决居民废品处理难题。同时彻底取缔辖区私营回收站,使垃圾分类回收更具规范化、流程化。”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