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共同富裕”这个词最近巨火。前段时间,在财报电话会上王兴发表了一番言论—这话一出,脑洞大开的网友们纷纷开始了名词新解—其实只要巨头们开始有思想觉悟,*策出现成效,监管自然也就见好就收了。今天,墨墨就带大家一起解读一下“共同富裕”*策~01在信息时代,一般有两种商业模式—第一种:利用信息差。简单来说就是趁客户还没弄懂真相和价值的时候,用自己已有的知识把他们绕晕,趁机抢占他的心智,然后赚他们的钱。最典型就是互联网巨头们利用大数据算法来杀熟搞垄断、还有K12教育机构利用父母望子*的焦虑来收割...这种模式往往是赚快钱,能捞一个是一个。第二种:努力让信息对称。反复教导客户,让他们弄懂真相和价值,然后他就一定会选择你,相信你,然后跟随你。就像华为费力搞出了5G,它背后的物联网、无人驾驶、人工智能等一系列产业链,都对我们的“弯道超车”有很大的积极意义。这种价值观才是是符合“共同富裕”的价值观。在我国经济发展初期,从“效率优先”的角度出发,客观上的确可以允许资本扩张。但等经济发展到了成熟阶段,资本对社会产生负面作用将会盖过实际产生的效益。前段时间,阿里系频繁上新闻,娱乐圈接连炸雷,多部影视作品下架。揭示着什么?国家开始出手整治资本和文化的乱象,下定决心扫清社会主义的绊脚石。你觉得早些年国家对这些明里暗里的事会不知道吗?只不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真该出手时一点也不会手软。02那么,共同富裕背后,昭示着怎样的社会变化呢?最直接的就是国家的经济发展重心变了。在改革开放之初,邓爷爷就指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这么多年以来,改革开放成效显著,的确有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但他们好像并不愿意带着后面的人一起富了不仅不把蛋糕分给别人,还要变着法子的从别人盘子里抢蛋糕。社会贫富差距以及社会矛盾进一步加剧。就拿程序员这个互联网行业来说——巨头们对于社会整体收益的占有率之高,令人瞠目结舌。你看看大厂程序员虽然每天,但工资确实高啊。而小厂程序员呢?跟风拼命内卷,但是工资却十年如一日。每多一位沉迷内卷的程序员,就多一位早早被榨干的中年秃头男。取消,看似大厂的程序员们工资少了,但企业要是拿这部分加班费去招更多的员工,是不是就能解决更多的就业。长期来看,这不就是共同富裕嘛?还有房价,房企所遭到的监管力度远远大于互联网平台。因为房产带来的贫富差距更为离谱。难道“共同富裕”就是“杀富济贫”,就是不努力天上就能掉馅饼?当然不是!“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净胜生活双富裕,不是仅仅物质上富裕而精神上空虚;是仍然存在一定差距的共同富裕,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富裕。只有多劳多得的富裕,才能让社会越来越好。现在我国的低收入群体还有6亿人口,让他们的口袋子充实起来,对未来充满希望。才是“共同富裕”的目的,才能拉动整个中国经济发展。03那么,作为普通人的我们,该怎么迎接这个变化呢?我们可以看到从年开始国家*策力度是前所未有的。共同富裕作为一个起点,必将对我们产生深远而强烈的影响,不仅有*治,有经济...还有其他许多商业价值将会被重塑。我们该怎么去抓住时代的机遇呢?墨墨跟大家说一个简单却高效的投资体系。——“从大到小”。首先,我们看宏观*策。随着这两年中国经济不断向好,发展前景是毋庸置疑的。对应的,也到了要发展一些先进产能,淘汰一些“劣质GDP”的时候了。像很多领域,中国已经拥有完整的产业链。但是我们缺乏的是顶层的核心技术、创新研发。这导致我们的制造业发达,但只能抢占中低端市场,享受不到品牌的溢价率。而欧美企业虽然掌握核心业务,但“产业空心化”非常严重,生产线都分散在别的国家,靠着品牌来收割全世界的韭菜。也就是说,现阶段我国需要攻克的难关就是“产业升级”。因此,只有国家出手,集中资源力量办大事。整治互联网,减少一下存量竞争,才能创造出更大的蛋糕,用来共同富裕。其次,看行业景气度。在这个经济大背景下,国家重点想发展哪?*策指向了哪?哪些行业更具有前景和比较优势?比如说我们十四五规划中提到的新能源、高端制造等领域...从反面来看,K12教育被取缔,地产被打压...那些和*策逻辑相违背的行业,我们就不要去碰了。最后,删选出有潜力的个股。根据公司的基本面和财报数据,筛选出有潜力的公司。如果是大资本,会购买自己看好的细分领域内的全部公司。普通人的话,没有那么大资金,要求就更高一点,需要综合各方面的信息来判断~好啦,今天就唠到这里~有想法可以加墨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