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被上市的背后,最后一片文娱投

今年最鲜明的趋势是,哪家独角兽突然爆出大额融资,便是离IPO不远了,尤其是当腾讯出现在投资方里。这不,喜马拉雅早间被爆出“正与腾讯进行新一轮40亿元规模的融资,估值亿元”,紧接着其年登陆港交所的消息不胫而走。不过,午间喜马拉雅官方回应称“不属实”,而腾讯则态度暧昧,“不予置评”。去年下半年以来,相比于屡被约谈、下架风波的直播和短视频,和身陷“天价片酬”的影视,音频默默收割着资本市场。居于头部的喜马拉雅,于去年9月获得亿元级别D轮融资;蜻蜓FM,去年9月宣布获近10亿元E轮融资,成为争夺移动音频第一股的热门候选。紧随其后的荔枝,今年1月完成万美元D轮融资;听伴(原考拉FM)也于1月完成亿元级别A轮融资,并在7月宣布完成A+轮,金额未知。为免于直播等行业“第二梯队之殇”,他们先为自己备足了粮草。报融资的日子你追我赶,更让人觉得音频扎堆IPO不远了。行业8年风又起自蜻蜓FM年上线算起,音频平台已走过了8年。一开始,玩家们是抱着颠覆传统电台的目标入场的,蜻蜓FM的起家,便是基于多家广播电台和多家高校电台提供内容的。随后年,喜马拉雅、荔枝、考拉等当前主要玩家进场完毕,赶着创业的黄金期依靠资本跑出用户规模,直至年行业的下架风波,让当前的市场格局迅速成型。-年,和移动互联网浪潮中的诸多行业一样,音频平台在初期野蛮生长,然而版权给了这些公司当头一棒。喜马拉雅FM、荔枝FM等平台被AppStore多次下架,逼得喜马拉雅余建军不得不给库克发了一封长文,才度过了这个公司“史上最危急的时刻之一”。于是,各家开始纷纷砸钱版权,然而资本却有些烧不动了。一方面资本寒冬来临,资本比以往手紧;另一方面,视频直播平台扎堆出现在年,成了资本追逐的新宠;更重要的是,音频平台历经三年依然没有清晰的赚钱模式。-年的两年间,音频平台不断寻找着变现的出路。比如线下场景抢占,蜻蜓、考拉都看中了车载,喜马拉雅则自己做起智能音箱;比如探索广告变现,蜻蜓尝试商业定制电台,考拉投入1.7亿元融资用于音频广告平台搭建。然而,钱花了不少,收效甚微,甚至在这一轮商业化的过程中,考拉FM历经裁员风波,渐渐与喜马拉雅、蜻蜓拉开了距离。直到“知识付费”的出现,各家从“粉丝经济”中寻到了赚钱的门道,也逐渐形成了自身的内容特色。喜马拉雅FM凭借海量用户,走上了全品类的路;蜻蜓FM在矮大紧和张召忠身上尝到甜头,在头部KOL上发力;荔枝FM更聚焦在语音直播,在音频领域实践了一套视频直播的逻辑;考拉FM则更名为听伴,紧守车载入口。然而,行业格局趋于稳定的年,在下半年迎来了音频平台的第三个阶段。音频创业一隅,有人暗暗发力去年12月乌镇互联网大会上,创投圈最善于“造风口”的朱啸虎没再谈共享,他去跟着三四线城市的三四十岁女性听音频了。“快手我们错过了,现在我们要投音频。”朱啸虎在接受凤凰科技采访时说:“可能我们习惯于发文字,听音频会觉得浪费时间,但三四线城市的女性不一样,她们习惯发音频,因为输文字输得很慢。其实发音频是一种发泄方式,另外她们喜欢听别人八卦的心理,这两个正好结合在一起。”就在说这番话的前不久,他投了个情感类音频


转载请注明:http://www.putianjk.com/afhgx/10178.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35881号-22